劉強東似乎對扶貧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,2015年,他被《公益時報》發起的2015年中國慈善榜評為“十大慈善家”,2016年,他又拿下中國社會責任杰出人物獎。2017國家“扶貧日”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報告會上,他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獎奉獻獎。說他是中國企業家中的“公益第一人”似乎一點不為過。
在他的帶領下,京東也成為了中國最會“扶貧”的互聯網企業之一,2016年,京東與國務院扶貧辦簽訂了一份戰略合作協議,以產業扶貧的方式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扶貧工作,并且摸索出了一套“品牌扶貧”的致富之路。
2017年9月,劉強東以名譽村長的身份被河北省平石頭村聘用。在聘用演講里,劉強東向村民承諾,要利用京東集團的優勢,以產業扶貧的方式幫助村民脫貧。
平石頭村地處山區,山多地少。沒有什么支柱型產業,農民都以種地為生,幾百年來,這里的山上種植著大量的優質山核桃,但是因為山路難走、運輸困難,銷售成了最大的問題。今年三月,京東無人機在平石頭村首次進行了載貨配送測試,計劃用無人機把這些山核桃從山里運出來。因為生長周期長、品種優秀,這些山核桃很快在京東上成了爆款。
無獨有偶,2017年,京東在河北省衡水市武邑縣簽訂電商扶貧項目,與當地農民合作開展“跑步雞”養殖。由于武邑縣缺少雨水、領地豐富,所以養殖業成為京東幫助當地產業扶貧的突破口。根據要求,這些跑步雞必須放養,并且每只雞的腳上都有計步器監督,要跑夠一百萬步以上。京東代運營提供啟動資金以及管理、養殖技術的培訓,最后,京東再以當地三倍的價格回購在京東商城出售。因為跑步雞純散養、肉質鮮美,所以很快獲得了消費者的搶購。
從2016年與國務院扶貧辦簽訂合作以來,京東陸續在全國各地推出了包括“飛翔鴿”、“游水鴨”、“不二蘋果”等一系列爆款扶貧項目,以產業賦能的方式帶動當地產業的發展,并成功幫助當地村民脫貧。
為什么京東的每一個扶貧項目都能成為爆款呢?這還得從京東“正道成功”的企業價值觀說起。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家庭出身的孩子,劉強東始終把扶貧當做一個終身事業在做,在京東扶貧并非是塑造企業形象的“面子工程”。而是從上而下,從銷售端到營銷端都在認真執行的業務。而做扶貧,最重要的就是擺正心態、認真執行。
扶貧工作也屬于公益的一種,但是它與捐贈等其他方式比起來更加具有可持續性,因為他不單單是簡單的“補貼”、“贈送”。而是通過“授人以漁”的方式教會農民如何致富,在京東看來,農產品網店托管幫助農民脫貧,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,也是京東要為之奮斗不止的大事。